1
2
3
4
jishu
技术与服务
联系我们
留言板
技术与服务
news技术支持
【默赛香蕉专区】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防治

 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防治

香蕉叶斑病是香蕉种植上普遍发生的病害被认为是香蕉种植的一大杀手,在病害流行年份,叶片受害面积为20%~40%,严重时达80%以上,病株产量减少,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减产50%以上。常见的有褐缘灰斑病、灰纹病叶斑和煤纹病叶斑病,其中褐缘灰斑病最为严重,细分上包括了黄条叶斑病光和黑条叶斑病

三种叶斑病发生危害的位置和症状

香蕉叶斑病由病原真菌引起,在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下易发生流行,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多来自上一季香蕉留在田间的病原残体中越冬的子囊和孢子。湿热的雨季,尤其台风暴雨后,叶片造成伤口多,发病更为严重。以密植、不除吸芽、土壤排水不良、蕉园四周杂草丛生、管理不周、偏施氮肥、通风条件差的蕉园发病最为常见。


导致三种叶斑病的三种病原


 三种病原菌的形状

香蕉叶斑病的发病与气温高低、空气湿度大小、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及蕉园的坡向、地下水位高低等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香蕉种植区域湿热多雨,尤每年69月份,气温进入一年中的高温季节,加之伴随着大量的降雨,为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蔓延造就了条件。在此期间,不论是新植的香蕉还是留植的宿根香蕉都进入旺长的季节,蕉园通风透气和阳光穿透性都很差,田间小气候密闭,湿度增大,如果不做好防治和田间管理工作,香蕉叶斑病便开始大肆生和流行


密闭潮湿的环境是香蕉叶斑病滋生和爆发的温床

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温度、湿度有极其密切的关系,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相对逐渐降低,雨水的减少,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蔓延呈减少之势,无论发生还是蔓延都没有湿热的6—9月份那么严重。


香蕉生长的后期,叶斑病的发生和蔓延呈减少趋势

 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蔓延还和初侵染源有直接的关系,上一季香蕉叶斑病发生严重,田间管理不到位,病残体大量残留田间,同时越冬气候较温暖都是病原越冬的良好环境,也是香蕉叶斑病发生和侵染的基础。冬季极端气温的出现对香蕉生长极其不利,但是极端低温使残留在残体中的病原物大量死亡,大大减少来年香蕉叶斑病发生的侵染源,形成香蕉叶斑病的断层


 香蕉采收后残留田间的残体是叶斑病发病的主要来源

通常情况下,香蕉叶斑病主要分为前文提到的三种,但是在实际的田间使用药剂防治时,同样的病害使用同样的药剂防治经常达不到一样的效果,甚至大相径庭,一方面和使用时候的气候、操作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也在于叶斑病的细微差别!根据病原物的不同和在实际中的习惯,香蕉叶斑病具体又细分为:

1、香蕉叶斑病——黑条叶斑病

香蕉黑条叶斑病是香蕉种植区域经常发生、蔓延最为快速的一种叶斑病,其病斑长条形和椭圆或者近圆形,若防治不力,会导致很高的损失。香蕉黑条叶斑病的病原为斐济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fijiensis (Morelet) Deithton,有性阶段为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i Morelet)。香蕉黑条叶斑病危害叶片,初期出现点状或者短线状褪绿小斑,一般从正面看不明显,从香蕉叶片的背面看明显,后期条斑颜色变成褐色、暗褐色或黑色。病斑扩大成纺锤形或者长椭圆型,形成具有特征的黑色条纹。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中央腐败,病斑边缘呈水渍状,后期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具有明显的深褐色或黑色界限,周围组织变黄,多个病斑可以连成一片导致叶片变黑干枯而死亡。


 初期出现点状或者短线状褪绿小斑,一般从正面看不明显,后期扩展连片危害


 纺锤、椭近圆形的病斑,病健交界处具有明显的深褐色或黑色界限,周围组织变黄,多个病斑可以连成一片导致叶片变黑干枯而死亡

2、香蕉叶斑病——煤纹叶斑病

病原为香蕉小窦氏霉 [Deightoniella torulosa (Syd.) M.B.Ellis],病斑初期多发于叶缘,暗褐色,短椭圆形,后扩展成不规则大斑,中央灰褐色,有明显的轮纹,边缘暗褐色,边缘晕圈不明显或者没有,背面着生的灰褐色霉层颜色较深。


 香蕉煤纹叶斑病对从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具有明显的轮纹

3、香蕉叶斑病——灰纹叶斑病

病原为香蕉暗双孢 [Cordana musae (Zimm.) Hohn],多从叶缘发病,初期症状为暗褐黑色或灰褐色,水渍状,形状有半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大小不一,不规则,后病斑扩展成两端稍尖的长椭圆形大斑,中央灰褐色至灰色,病斑内略成轮纹状,边缘有明显的亮黄色晕圈。


 病斑扩展成两端稍尖的长椭圆形大斑边缘有明显的亮黄色晕圈

 

4、香蕉叶斑病——叶缘斑枯病

病原为香蕉链格孢 (Alternaria musae Bour.et Bbt) ,通常从叶缘发病,在叶缘产生不规则的褐斑,后病斑向中脉方向扩展,变成叶片状褐色斑枯,中央灰褐色,斑边扩展形似山峰。


 中央灰褐色,斑边扩展形似山峰

 

5、香蕉叶斑病——长形病斑病

弯孢霉属假弯孢菌 (Curvularia fallax Boedijin) 和塞内加尔弯孢菌[Curvularia seneglensis  (Speg.) Sabram ]均可引起该病,病斑由叶片边缘向中脉扩展,也可以由中脉两侧产生暗灰褐色长形斑,向叶片边缘扩展。病斑上方灰褐色,内有隐纹,下方暗黑色,有深褐色直条纹,边缘外有黄色晕圈。


 长条叶斑病

5、香蕉叶斑病——大灰斑病

病原为新月孢[Curvularia lunata (Wakker) Boedijin] ,于叶缘或者中脉附近产生褐色椭圆形病斑,在中脉两侧发生的病斑多朝叶缘发展,呈长方形或者梯形,斑面上方有细直纹,下方有较粗的暗褐色条纹,病斑边缘外有黄色的晕圈。


 病斑巨大,发生后危害大

6、香蕉叶斑病——梨孢菌叶斑病

病原为灰梨孢菌 [Pyricularia grisea (Cke.) Sacc]和角斑梨孢菌(Pyricularia  angulata Hashioka) 均可引起该病 ,多从蕉苗的下部叶片开始,病斑初期为锈红色小点,逐渐扩展为中央褐色或灰褐色、边缘锈红色的圆斑,病斑中央有轮纹,潮湿时,病叶背面可见大量霉状物。


 大棚苗期或者苗期常见的叶斑病

 

另外香蕉上还会发生多出现在西贡蕉上的香蕉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病斑初期暗褐色,多呈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后扩展成大型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有同心的轮纹。

香蕉叶斑病的详细分类主要是依据治病病原菌的分类,治病病原菌在细微分类上的不同,并在病斑上表现不同,但是病原菌都是属于子囊菌属,在本质上相近,所以在实际的防治中可以选用同样的药剂进行防治。

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最为广泛使用的就是三唑类化合物的产品,而在实际的使用中三唑类的丙环唑对香蕉叶斑病又表现最好的效果。丙环唑吸收快、渗透力强,治疗作用明显,符合我们的用药习惯。但是随着长时间的使用丙环唑来防治叶斑病,导致抗性的增加,效果不如期望的明显。加大剂量使用后,丙环唑的一些颓势也更加明显,比如抑制作用,比如因为强治疗而导致的大量叶片干枯脱落,犹如一记“七伤拳”,防病的同时也自我伤害。


 过分强调治疗性会导致叶片大量受损

丙环唑的使用还受到香蕉生育期的限制,小苗时期使用可能导致生长受抑制,抽蕾的幼果时期使用,不当的操作会导致果实受损。偏施氮肥,尤其是硝态氮肥含量过高的香蕉,由于生长过快,叶片薄,叶面蜡质层少,在使用丙环唑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叶片受损严重而干枯。所以根据香蕉的生育期、病害发生的情况,选择合理的药剂和配方对于高效防治香蕉叶斑病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要注重配方施药。通过田间实验和用户体验,我们推荐:


 叶斑病防治新希望

“默佳”有效成分为嘧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不但具有广谱的杀菌谱,还具有良好的内吸作用,可以被香蕉吸收后在体内向上运输,到达没有施药的部位发生杀菌作用。最为重要的是,“默佳”具有调节香蕉氮同化的功能,强化和提升作物的抗逆性,让作物更加健壮,从而具有更好的抗病性并协助香蕉从病害防治后的孱弱中恢复良好的长势。 

“默赛氟环唑”有效成分为25%的氟环唑,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可迅速被植株吸收并传导至感病部位,使病害侵染立即停止,局部施药防治彻底。持效期极其长,如在禾谷上的抑菌作用可以长达40天以上,卓越的持留效果。氟环唑含有氟原子,能够增加其穿透性,可以更好的通过子囊壁,从而提高杀菌效果。


 默赛氟环唑可以无损伤防治香蕉叶斑病

氟环唑可提高作物的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这是氟环唑在所有三唑类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特性调节酶的活性提高作物自身生化抗病性,使作物本身的抗病性大大增强,使叶色更绿,从而保证作物光合作用最大化。因而相比其他三唑类产品,对叶片的损伤几乎没有,当然这种效果也基于产品的剂型和制剂的技术,默赛氟环唑选用悬浮剂型和良好的工艺,是对氟环唑特性的锦上添花,让其效果更加如虎添翼!


良好的入水分散和悬浮效果


 施药后在香蕉叶面有良好的展布

该配方中的氟环唑对香蕉叶斑病,尤其是黑条叶斑病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其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香蕉黑条叶斑病发生蔓延快,氟环唑的强内吸快传导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病害。其中的嘧菌酯可以进行有效的保护,并调节香蕉的生长,让杀菌的同时而不损伤香蕉叶片,让香蕉更好的生长。


 10天后病斑被抑制而没有新的扩展


 10天后病斑干枯没有新的扩展

 在香蕉叶斑病的防治中,这一组合配方,有效抑制病害的扩展,发生病害部位的病害中部干枯发白死亡,没有新的侵染和扩展,病害部位之外的叶片没有因为施药而导致大量的枯黄,香蕉叶片依然绿色健康!


 防治后病害没有再向新叶片侵染蔓延

使用氟环唑的优势还在于其理化性质更加稳定,pH值为7和pH值为9的条件下12天不水解,因而其混配性也更好,更符合田间实际施药需要混配的需求。再配合保护性能更加强劲的“默佳”一起使用,可以延长香蕉保叶的间隔时期,从而减少劳动力成本和增进蕉园农事操作的进度。

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气候、湿度以及田间的农事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密闭湿润、不通风透气是叶斑病发生和蔓延的温床。生产中,药剂防治是叶斑病的最后一道命门,需要选择好药剂并进行有效的组合,同时要注重生产和农事操作的管理,将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

第一:合理的密植

随着香蕉种植水平的提高,单株产量在很多种植基地已经不是制约香蕉产量的因素,通过合理的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有效的提高香蕉整体的产量。但是过分的密植,或者过多的留植双株会导致田间密闭不通风,湿度大,尤其是雨季过后的高温高湿导致田间成为了香蕉叶斑病发生和流行的温床。


种植密度过大的蕉园

第二:宿根蕉的清园

在病残体上越冬的菌源是香蕉叶斑病的初侵染源,也是香蕉叶斑病发生和流行的根本,因此留苗的宿根香蕉要清理好田间的病残体。通过残株以及蕉杆粉碎还田,不但集中清理了田间,还增加了有机肥的使用。一些种植基地通过焚烧留苗后的残体,一方面可以将病残体通过焚烧而大大减少病原物存量,另一方面,焚烧后的草木灰也是很好的肥料。如果选留大苗的田块不能进行焚烧,则要施药进行清园处理,通过药剂杀死残留的病原和害虫。


 焚烧残体可以减少菌源

第三:肥水管理

香蕉的叶片厚实,叶面和蕉杆披背厚实的蜡质层是香蕉强壮的一种表现,这种香蕉植株具有更好的抗病和耐病性,在肥水管理中要注意培养壮苗,增强抗病性来减少植株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氮肥,尤其是硝态氮肥可以促进香蕉的快速生长,但是不利于香蕉壮株的培养,生产中要平衡好快长和壮长的关系,运用合理的配方进行施肥,避免香蕉徒长而导致病害频发!


 长势强壮的植株具有更好的抗、耐病性

第四:田间管理

有效的田间管理也是有效防止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及时清理田间的沟渠,保障积水能够及时的流出,可以降低田间的湿度。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避免杂草丛生,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寄主,也能增加田间的通透性,增加通风透气,可以减少病害发生。香蕉植株上衰退或者因病干枯的叶片可以及时割除并清理后集中处理,一方面减少病害的来源,一方面也增加田间的通透性,是有效防治病害发生和蔓延的措施。


 田间干净的田块发病较少

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蔓延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导致香蕉叶斑病的原因都要重视和认真对待。在实际生产中重视管理,培养强壮的香蕉植株。在药剂防治方面,尤其近年来的农资市场商品琳琅满目,但是不乏鱼龙混杂,选购农资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品牌和注重相应附加服务,一个可心的服务会让你的种植变得轻松!